一轻控股近日召开科技创新暨人才工作大会
北京一轻控股有限责任公司近日召开科技创新暨人才工作大会,向“DH-NET网络智能工厂云平台系统研发”等8项科技成果颁发了“转型创新奖”;向“红星二锅头酒低度化酒体风味设计及系列产品开发”等13项科技成果颁发了“技术创新奖”;命名王超等20名同志为“优秀专业人才”;命名李纪忠、李骏等5对师徒为“优秀师徒”;命名马宇红等20名同志为“优秀大学生”。
“一轻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建立了以一轻研究院为核心,以企业技术中心为基础,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一轻控股公司总经理阮忠奎表示。据介绍,“十二五”期间,一轻制定并完善了《科技进步奖奖励办法》、《科技项目管理办法》、《知识产权管理办法》、《新产品、新技术、科技成果鉴定验收管理办法》,建立了 “科技创新服务平台”,5家企业通过北京市级企业技术中心复评,4家企业通过高新技术企业复审。与此同时,一轻企业在科技投入持续增长,是“十一五”的1.41倍。新产品投产1485项,累计形成销售收入44.96亿元,新产品贡献率保持在20%以上,培育了一批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新产品。红星二锅头蝉联比利时布鲁塞尔国际烈性酒大奖赛金奖,龙徽公司“中华牌”如意白酒摘得银奖。
“十二五”期间,一轻获得国家、省市级科技进步奖60余项,有效专利持有量360项、软件著作权55项,参与国标、行标制订、修订293项。大豪科技公司的“高效多头多功能刺绣机数控系统“被科技部评为“国家战略性创新产品”,“缝制设备运维服务试点示范项目”入选工信部“2016年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68度红星甑流酒和52度清香典范红星二锅头酒获得中国白酒国家评委感官质量奖;《健康因子功能菌在红星蓝瓶二锅头酒生产工艺中的研究与应用》获中国食品工业协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一轻加强品牌培育,品牌集群效应持续显现。形成了5个“中国驰名商标”,4个“中华老字号”,1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3个“北京市著名商标”,8个“北京知名品牌”的品牌发展新格局。在第七届“北京影响力”评选活动中,“红星”、“北冰洋”荣获十大品牌。
人才是企业发展的动力,一轻党委加强对人才工作的领导,坚持三支队伍一起抓。一轻制定完善了《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管理暂行规定》、《首席专家管理办法》、《博士后工作管理规定》等,将各类人才培养、选拔、管理、激励、评价纳入制度化、规范化轨道,每年拨付100万元用于各类人才的培训和培养。
加强经营者人才队伍建设,机制创新不断深化。2015年一轻首次采用职业经理人制,实现了干部使用管理上的新突破。市场化招聘职业经理人的做法,开创了北京市属国企用人先河,得到市国资委的高度评价。以经营指标、民主测评、民意调查为依据,初步实现了干部能上能下、能进能出。多岗位交流,多渠道锻炼,一批70后、80后优秀中青年干部走上重要领导岗位。
发挥“首席专家”、“博士后工作站”的示范作用,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创新能力不断提高。8名一轻首席专家发挥领军作用,广大专业技术人员努力钻研新技术,涌现出一批科技创新和转型创新成果,在一些关键领域和环节取得突破。分配政策重点向关键岗位人才倾斜,起到了正向激励作用。一轻总部打通了非领导岗位职级晋升通道。
深化“首席技师”、“名师带徒活动”,技能人才队伍整体素质明显提升。自2006年在全市率先开展“首席技师”工作制以来,一轻目前已拥有红星股份、星海钢琴、技师学院3个北京市级首席技师工作室,杜艳红工作室成为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一轻自2006年以来已连续开展了四个周期的名师带徒活动,师徒总数达523对,重要工种和关键岗位的绝活绝技得到推广和应用。2016年,一轻作为首批试点在全市率先启动了企业新型学徒制培养工作。目前,98名学员通过考试取得了职业资格证书。2012年起,一轻在红星股份、北玻集团、星海钢琴等企业开展了岗位练兵技术比武活动,轻工技师学院、星海钢琴、红星股份、龙徽公司承办了10个工种的市级职业技能竞赛,一大批优秀技能人才脱颖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