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企之窗 > 企业动态

北京建院丨未来建筑什么样?智能化将让建筑变成“终端”

  万物互联时代,终端这一概念人们已不陌生。手机、电脑、PAD是终端,迅猛发展的无人驾驶汽车也被称为终端。“通过建立数据的联系,我们的建筑也是终端。”北京建院副总经理郑琪表示,这就是建筑业智能化今天要努力的方向,也是明天的场景。

1711113088251.jpg

  北京建院设计创新团队参与了包括大兴机场在内的国内外多项重大工程设计工作,积极探索数字技术,从建筑设计企业向“全周期建筑数字资产服务商”进行转变。 

  智能化正是北京建院近年来加大科技创新的重要方向。郑琪表示,智能化就是要把传统建筑业以及传统的工作拆解开,用数据来描述它,然后建立数据联系,把建筑变成一个更大的“终端”。未来通过物联网,房子所有的数据将和另一座房子发生联系。比如,一个人习惯房间里的温度、亮度等环境数据,等他回到家中或出差到某地,房间也一样可以实现这样的环境,这就是数据之间的联系。  

1711113587166.jpg

  作为与共和国同龄的老国企,北京建院是新中国第一家建筑设计院,目前这家建筑设计企业正在加速向“全周期建筑数字资产服务商”转变。

  数字科技是转型的重要关键词。近年来企业已在这方面持续探索: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国家速滑馆、国家会议中心二期,大兴国际机场等,包括这些国家重点工程在内的数百项工程,已全面应用BIM(建筑信息模型)、人工智能技术;公司自主研发的国产三维图形引擎“英心”“虹图”,有力支持着建筑设计、工业设计、数字媒体等跨行业应用;北京建院还相继发行大量基于既有建筑IP或原创IP的数字藏品……

1711113593377.jpg

  郑琪表示,使用数字科技手段可实现新技术和高科技的集成,再通过集成把科技成果实现转化。比如把目前最先进的材料、抗震技术、数字技术,都可集中到具体的一栋建筑上去。

  绿色低碳还与建筑的智能化紧密相关。位于南礼士路62号院的北京建院科研楼,是一栋于1982年建成的12层老楼,2019年通过对围护结构保温性能、空调净化系统等的整体改造提升,整座楼的能耗相较改造前综合节能六成以上。

1711113600253.jpg

  北京建院院史馆不仅展示了历史文脉,同时也是另一个低能耗示范项目。通过基于能碳数字平台的绿色低碳技术集成,院史馆对建筑、设备进行AI智能调控,不断优化运行策略,从而大幅降低无谓能耗浪费、减少碳排放。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