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市公共交通无障碍服务能力持续提升,为冬奥冬残奥会做好服务保障
1.所有公交车配备“老幼病残孕”专座;设置敬老助老宣传用语;车辆刷卡机具设置“敬老卡”“优待卡”提示等。增加无障碍公交车比例,截至2021年4月底,实际运营公交车2.38万辆,带无障碍坡板公交车达1.2265万辆,占比52%。推进公交车服务人员与文明引导员的联动服务模式,实现站台、车厢无缝式连接服务。2.启动地铁1、2、5、6、7、8、9、10、13、15号线和八通线等11条线路无障碍设施设备改造工作,涉及轮椅升降平台142部、爬楼车59部和直梯1部。目前已完成施工招标等各项前期工作,将严格倒排工期,确保工程按期完成,年底前投入使用。3.广泛推广远程稽查,全面接受12345等服务热线、微博、微信等多渠道社会监督,建立“接诉即办”考核管理体系,及时做好问题反馈整改。(公交集团、地铁公司)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