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国资委2019年工作要点
一、2019年工作思路
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之年,做好首都国资国企改革发展各项工作意义重大。市国资委系统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市委十二届七次全会以及市“两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加快实现国资监管向管资本转变,企业发展向高质量转型,服务保障向精细化迈进,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切实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为加强首都“四个中心”功能建设,提升“四个服务”水平作出新贡献,以优异成绩迎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二、2019年重点工作
(一)以提质增效推动经济发展高质量
一是推动国有经济平稳增长。有效应对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加强对宏观经济形势分析研判和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的跟踪督导,指导企业及时调整经营策略,努力完成全年任务指标。指导企业更加积极地开拓市场,持续提高市场占有率,不断形成新的利润增长点。
二是强化重点领域风险防控。严控债务风险,持续把降杠杆减负债作为重中之重,拓展股权融资,优化债务结构。严控投资风险,完善重大投资决策程序,严禁超越财务能力的投资行为。严控法律风险,完善企业法律风险防控机制,开展市管企业法治建设专项检查,全面开展市管企业法治国企建设考核评价及总法律顾问述职评议工作,持续推进市管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建设。
三是推动创新转型发展。健全创新机制,加快推动支持企业创新的15条措施落实落地,设立高精尖产业投资基金,引导支持企业转型升级。强化自主创新,推动市管企业进一步加大研发投入。建立品牌保护机制,塑造市管企业品牌形象,增强企业商誉影响力,提升市管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指导推动企业积极承建更多的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国家重点实验室等研发平台,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以及央企、中关村企业的合作。指导市管企业加快构建高精尖产业结构,对标北京市十大高精尖产业,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不断提升发展水平。
(二)以职能转变推动国资监管高效能
一是持续推进国资监管职能转变。按照市国资委转职能方案,调整完善出资人监管权力和责任清单。突出管资本职能,进一步简政放权、优化市国资委职能配置,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的国资监管职能体系。深化企业国有资产评估改革,把好国有资产价值门槛关。继续实行“无会周”,深入基层蹲点调研,增强调研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坚决破除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大力精简各类检查、报表、会议。
二是改革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研究制定市管企业组建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实施方案。进一步加大授权力度,探索将战略管控、产权管理、业绩考核与收入分配等出资人职权授予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试点企业。推动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在组织架构、管控模式、经营机制方面加大改革力度,在国有资本进退调整中发挥更大作用。
三是强化监督与违规责任追究。加强对市管企业的常态化监督,充分运用监督结果,加大违规经营投资责任追究力度,建立违规责任追究机制。建立科学合理的容错纠错机制,鼓励企业领导人员勇于创新、锐意改革。健全委派总会计师制度,推进企业提升管理水平,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积极推进首批试点企业开展合规管理体系建设,不断深化企业合规管理工作。开展专项清欠行动,做好清理拖欠民营企业账款、清理拖欠农民工工资的工作。加快数据治理体系建设,推动国资监管效能提升。
(三)以调整重组推动布局结构高层次
一是深入推进企业重组整合。改组设立国企改革调整基金。积极推动一级企业调整重组,打造行业领先、主业突出、体制机制创新的优势企业。促进完善北交所资本市场功能,促进实现国有资本有序流动,资源优化配置和价值不断提升。
二是巩固提升瘦身健体成果。全年处置“僵尸企业”50户以上。退出大安山煤矿,化解煤炭产能170万吨。深入开展压减工作,加强跟踪督导和目标考核,确保年底前将实际产权层级控制在六级以内,压减企业法人500户左右。
三是分层分类推动混合所有制改革。研究出台推动和规范市管企业混改的政策措施。指导企业慎重选择合作方,积极引入优质战略投资者,实现各类所有制企业合作共赢、共同发展。稳步推进竞争类一级企业混改,加大二三级企业特别是科技创新型企业混改力度。有序推进员工持股试点。充分发挥资本市场的作用,推动条件成熟的一级企业整体上市。实现国有优质资产向上市公司优化配置,提高运行效率。
(四)以治理完善推动企业运行高效率
一是完善公司治理。在试点企业进一步落实董事会对经理层的业绩考核和薪酬管理等职权,健全完善权责对等的公司治理机制。持续做好外部董事选聘工作,开展董事会和外部董事评价工作,进一步提升董事会运作水平,发挥外部董事作用。加强专委会建设,切实发挥专委会的基础研究和辅助决策职能。
二是健全市场化经营机制。加大市场化选聘力度,稳步推进职业经理人制度建设。强化行业对标对表,进一步研究完善企业经营业绩考核评价机制。完善中长期激励,推进上市公司和科技型企业开展股权和分红激励。探索在符合条件的国有创投企业建立跟投机制。制定市管企业工资决定机制实施办法,切实调动企业职工干事创业的积极性。深入推进综合性改革,“一企一策”细化实施方案,打造国企改革样板和尖兵。
三是全力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出台市管企业办教育医疗机构深化改革实施方案,推进企业办教育医疗机构深化改革。稳步推进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已签订移交协议的市管企业非经资产年底前全部接管完毕。
(五)以疏解提升推动服务保障高水平
一是以疏解为“牛鼻子”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推进一般制造业企业、区域性专业市场等“疏整促”项目的疏解整治提升,疏解退出城六区企业30户以上。着力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加快金隅集团曹妃甸示范产业园、首钢京唐二期、首创京津合作示范区等项目建设,加快吸引社会各类优质项目落地。推动企业高标准建设城市副中心、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冬奥会场馆及基础设施,保质保量完成任务。
二是进一步提升城市品质。聚焦疏解腾退土地,按照“四个一批”的思路,推进国有土地集中统一利用。加强市管企业中心城区老旧小区综合整治。积极参与历史文化街区的修补和生态重塑,利用存量老旧厂房发展文化创意产业。践行国企社会责任,探索搭建国资系统公益性基金体系,重点支持首都文化遗产保护等公益性项目。督促市管企业打好蓝天保卫战、碧水攻坚战、净土持久战,持续改善首都生态环境质量。
三是着力推进民生保障。继续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做到受援地区落地项目数、资金投资额、吸纳贫困人口就业数“三个明显提升”,实现贫困人口增收、受援地区发展、市管企业赢利“三重目标”。发挥市管企业带头作用,做好本市低收入重点村与市管企业 “一企一村”结对帮扶工作。贯彻落实《优化提升回龙观天通苑地区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要求,助力“回天地区”优化提升,切实增强群众获得感。加大便民服务设施补建力度,加强养老照料中心、服务驿站建设运营,积极推进共有产权住房、公租房等保障性住房建设,进一步提升市民生活品质。
(六)以强烈担当推动党建引领高站位
一是切实加强思想引领,着力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上下功夫。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切实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按照中央和全市工作部署,组织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
二是深入落实“两个一以贯之”,着力在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现代国有企业制度上下功夫。明确企业党委在决策、执行、监督各环节的权责,建立健全党组织参与重大问题决策的流程机制,积极探索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途径方式,持续推动党组织发挥作用具体化、制度化。
三是持续打造坚强战斗堡垒,着力在推动基层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上下功夫。落实《党支部工作条例》,扩大基层党的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持续加强京外境外企业、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和混合所有制企业党建工作。进一步推动基层党建规范化,全面提升党建质量。大力加强人才选拔培养力度。持续深入推进机关党支部规范化建设,深入开展“结对共建”和“双报到”工作,全面提升机关基层党组织组织力。
四是进一步压实党建责任,着力在构建层层抓落实的党建责任链条上下功夫。深入贯彻落实全市领导干部警示教育大会精神,强化管党治党政治责任。组织开展两轮对二级企业党组织巡察,督促指导市管企业对下级企业开展巡察。建立健全党建工作考核评价结果同企业领导人员进退留转、薪酬待遇、奖励惩罚相挂钩的机制。坚持把纪律监督挺在前面,坚定不移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深化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坚决查处各种违反党纪党规的行为,配合做好市管企业派驻纪检监察体制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