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钢集团】 为企业铸魂 为发展聚力

为企业铸魂 为发展聚力
持续推动首钢改革迈出新步伐取得新成效

中共首钢集团有限公司委员会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吹响改革开放的号角。1979年,我国开始国有企业改革的第一次重大试点,首钢作为八家试点之一,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40年的改革开放使首钢得到快速发展,综合实力明显增强,企业面貌发生巨大变化,七次跻身世界500强。首钢改革发展取得成功的一条基本经验就是坚持党的领导不动摇,始终围绕企业改革发展中心任务,发挥党的领导核心和政治核心作用,为企业铸魂,为发展聚力,把党的政治优势转化为企业的发展优势。

  一、坚持把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作为首要任务,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为深化改革打牢思想基础

  改革开放初期,面对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束缚,首钢党委大胆解放思想,推动企业在实践中探索形成以“承包制”为核心的企业管理体制机制,带来了企业大发展,成为全国工业企业改革的一面旗帜。进入新世纪,首钢党委坚持以解放思想为先导,持续深入开展“创新创优创业”主题实践活动,把首钢人强企报国的光荣和梦想融入到建设21世纪新首钢的伟大实践中,推动率先实施我国乃至世界工业史上前所未有的战略性搬迁调整。
  党的十八大以来,首钢进入全面深化改革、转型发展新阶段,首钢党委坚持把思想政治建设放在首位,组织党员干部职工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八大、十九大精神,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自觉以习近平总书记两次视察北京重要讲话精神为根本遵循,自觉从“建设一个什么样的首都,怎样建设首都”的大局上深入思考谋划首钢的发展,回答好百年首钢“树什么、怎么树”、转型发展“转什么、怎么转”、新时代首都城市复兴新地标“建什么、怎么建”、深化改革“改什么、怎么改”、基层党建“抓什么、怎么抓”等重大课题,探索实践首钢科学发展、高质量发展之路。

  二、坚持把推进改革发展作为中心工作,为企业健康发展把关定向,不断开辟出实现自身发展壮大的广阔空间

  1979年,首钢成为改革试点后,首钢党委从企业实际出发,先后在企业管理、领导体制等方面推进一系列改革,较早开展国际化经营,在中国香港收购四家上市公司,收购秘鲁铁矿,在全国第一家由工业企业开办银行,成立华夏银行。1995年以后,首钢党委探索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把加强党的领导和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统一起来,通过建立有效的治理机制确保党委在企业重大问题决策中发挥领导作用,推进社会保险、住房等一系列配套改革,实施投资主体多元化,积极发展非钢产业,实现改革发展稳定相互协调、相互促进。进入新世纪,首钢党委大力推进搬迁调整、战略转型,推动石景山钢铁主流程2010年底全面停产,妥善安置6万余名职工;推动在河北地区建成工艺技术装备先进的京唐公司、迁钢公司等新钢厂,使钢铁业实现转型升级,首钢钢铁业竞争力和综合实力进入国内先进行列,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
  党的十八大以来,首钢党委从首都北京“四个中心”城市战略定位出发,坚持做优做强实体经济和实现产融结合相统一,研究确立首钢新的战略定位,即:通过打造资本运营平台,实现钢铁业和城市综合服务业两大主导产业并重和协同发展;研究制定《关于首钢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导意见》,推进集团总部管控体系建设等一系列改革;协同推进北京和曹妃甸两大园区开发建设,打造新时代首都城市复兴新地标,获得了转型发展的新机遇;提升钢铁业“制造+服务”的综合竞争力,培育发展新动能,首钢全面深化改革、转型发展迈出新步伐。

  三、坚持把加强领导班子和人才队伍建设作为核心内容,培养能够担当改革发展重任的骨干力量

  改革初期,首钢党委破除论资排辈思想,按“四化”方针,确定选拔任用干部的具体标准,推进干部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健全干部管理制度,严格选拔配备基层党委领导班子。进入新世纪,首钢党委围绕企业发展战略全面推进人才兴企战略,以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高级技能人才三支人才队伍的整体开发和协调发展为目标,建立健全人才“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长得大”的新制度、新机制;持续开展“精神状态好、团结协作好、民主作风好、廉洁自律好、保证监督好、改革发展好”“六好”班子创建活动,推动领导班子成员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团结一致干大事。
  近年来,首钢党委结合集团管控体系改革,按照国企领导人员“对党忠诚、勇于创新、治企有方、兴企有为、清正廉洁”的新要求,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加强干部考察、交流,优化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结构;实施高端人才素质提升工程,举办青年干部培训班、海外研修班;推动领导人员职务职级改革、开展职业经理人试点,引进园区开发建设、发展城市综合服务商急需的各类人才,为加快转型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以政治能力为核心,全面提高领导人员的管理能力,推动干部队伍和各级领导班子成员敢担当、勇作为,迎难而上,不断开创改革发展新局面。

  四、坚持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基层党建工作,确保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在企业改革发展中作用突出

  长期以来,首钢党委遵循“功能健全、覆盖到位”原则,坚持改革事业发展到哪里,党的组织就建设到哪里,党组织和党员作用就发挥到哪里。针对企业“四跨”特点,积极探索党组织建在合资联营企业、建在项目部、建在作业区、建在境外公司的模式,同时下大力气充实生产一线的党员力量,坚持在岗位最关键、任务最繁重、工作最紧张的部位加强党组织建设,发挥党员作用,实现了党组织设置和党建工作的双覆盖,确保党的政治力量植根于基层。近年来,适应集团多业多地多元化的发展需求,制订印发《关于健全完善基层党建工作责任体系的实施意见》,修订完善17个首钢党的组织专业制度等,为开展党建工作提供了制度、机制保证。
  首钢党委始终把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作为企业第一线的工作来抓,坚持开展“创先争优”主题实践活动激发党组织和党员队伍活力。改革开放初期,首钢党委推进建设“钢班子”带出“铁队伍”,强调党员“无功就是过,平平淡淡就是错”,每个党员要有“单个战斗力”。近年来,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等活动中,首钢党委不断赋予“创先争优”活动以新的内容,坚持每年围绕企业经营生产确立一个活动主题,组织基层党组织深入开展党员建言献策、立功竞赛、技术比武、课题攻关等活动,不断激发党建工作的内生动力,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当前,首钢改革发展站到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首钢党委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党建统领,继承发扬首钢重视党建工作的优良传统,大胆创新实践,强根固魂开拓新境界,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为建设有世界影响力的综合性大型企业集团提供坚强保证。

首钢北京园区改造后的高炉、厂房、通廊、秀池等工业遗存呈现新的生机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