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资党建 > 理论文章精粹

中铁电气化局中心组学习体会优秀理论文章

重温历史 坚守初心

努力践行新时代企业高质量发展使命

中铁电气化局党委书记、董事长  李爱敏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个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中铁电气化局作为我国铁路四电和城铁建设的国家队和主力军,是中国铁路电气化最大的施工企业,是一个以行业技术命名的专业工程局,应中国铁路电气化建设而生,从成立之始就担负起建设中国电气化铁路的重要使命。

  六十多年来,中铁电气化人坚守初心,勇挑重担,见证了中国铁路电气化技术实现了从国外引进到中国制造、再到中国创造,从追赶、并跑再到引领的历史跨越,用双手抒写了共和国铁路发展的壮丽史诗;参建了我国70%以上的电气化铁路,60%以上的高速铁路和70%以上的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在电气化铁路和高铁建设中创造了诸多中国或世界第一,为中国跃居世界电气化铁路第一大国、高铁第一强国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一、国有企业的历史功绩,决定了必须践行新时代企业高质量发展使命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国有企业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国防建设、民生改善作出了历史性贡献,功勋卓著,功不可没。”回顾中铁电气化局的发展历程,就是一部中国电气化铁路的变迁史和奋斗史,是一代代电气化人牢记出发动力,勇担时代责任,践行国企使命的成长史和开拓史,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1958年至1978年。中铁电气化局起步发展,在技术上大胆跨越、紧追一流,采用了世界先进的25千伏单相工频交流供电制式,避免了弯路。1958年中铁电气化局成立以后,在蜀道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克服了条件差、坡度大、技术缺等困难,1960年顺利建成宝成铁路宝凤段,结束蒸汽机车“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的局面,为中国铁路电气化建设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开创了先河。期间,中铁电气化局经历了由建制到缩编、由撤销到合并等残酷的历史磨砺和考验,但中铁电气化人始终坚守初心,无惧挑战,把实现企业价值融入到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伟大事业之中。

  历经20年的艰苦创业和探索,建成开通了中国第一条电气化铁路和第一条新线电气化铁路,建设里程达1033公里,实现了电气化铁路“零”的突破,建立了历史功勋。

  ——1979年至199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把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中铁电气化局各项事业也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上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中铁电气化局鏖战晋、冀、鄂、川,建成石太线(石阳段)、襄渝线(襄安段)电气化铁路,建成中国第一条双线电气化铁路—石太线。尔后转战汾晋、燕赵、三秦陇塬,挥师巴山蜀水、荆楚、中州,征战南粤、八闽、云贵高原,建成我国第一条利用外资引进外国先进技术的电气化铁路—京秦线。参加了著名的“三大战役”,在“中取华东”战役中精心铸造华东第一条电气化铁路—鹰厦线;“南攻衡广”战役,开通坪韶段电气化铁路,为衡广线打开瓶颈,提升运能;“北战大秦”奏响了中国第一条重载单元双线电气化铁路的凯歌。到上世纪90年代,中铁电气化局挟科技之长锋,南北征战,东西驰骋,积极占领国内外市场,共建成开通大秦二期、鹰厦、兰新、川黔、京广、包兰、广深、南昆等电气化铁路。

  20年间,中铁电气化局在国内共建成开通23条电气化铁路,里程达7727公里,是上一个20年的7.48倍,工程优良率达到90%以上。截至1998年,我国电气化铁路突破1万公里。

  ——1999年至今。中铁电气化局步伐坚定的迈入新世纪。2005年,我国电气化铁路跃上2万公里台阶,第二个万公里仅用了8年时间;2009年,电气化铁路运营里程突破3万公里,居世界第二位,距第二个万公里用时不到4年;2012年,我国电气化铁路总里程已突破4.8万公里,高速铁路达8600公里;2017年,中国高速铁路总里程已达2.55万公里,电气化铁路里程8.7万公里,占世界高铁总量的66.3%,相当于电气化铁路大国俄罗斯、印度、德国三国的总和,电气化铁路总里程、高速铁路总里程均居世界第一。2018年,中国电气化铁路里程达9.2万公里,电化率达68.2%。目前中国已建成高铁3.6万公里,占世界高铁总量的三分之二,成为世界上高铁里程最长、运输密度最大、成网运营场景最复杂的国家。

  特别是2009年以来,随着中国电气化铁路技术的飞速发展,铁路建设迎来了世界瞩目的辉煌时期,2009年建成开通中国第一条核心设备实现国产化的高速铁路——武广高速铁路。2011年建成开通中国具有完全知识产权,完全实现国产化的高速铁路——京沪高铁。2012年建成开通世界上第一条高寒高铁——哈大客专。2014年建成开通世界上第一条高原高铁——兰新高铁。2017年建成开通中国第一条湿陷性黄土山区高速铁路——宝兰高铁。2018年建设第一条四电精品工程线——京沈客专。2019年建成开通中国第一条智能化高铁——京张高铁。

  二、国有企业的重要地位,决定了必须践行新时代企业高质量发展使命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中铁电气化局始终坚持把自身发展同党和国家事业紧密结合,围绕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新目标新要求,放眼建设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立足中央企业的使命担当,聚焦主责主业,在贯彻新发展理念、落实国家重大战略、全面深化改革、壮大综合国力、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等各个方面谋篇布局。

  60多年来,中铁电气化局以开拓创新、真抓实干的奋进姿态,以先进的技术、卓越的管理、优秀的文化领跑行业,打造了“科研设计、工业制造、工程施工、试验检测、运营维管和系统集成”六位一体全产业链的企业核心竞争力。

  ——科研设计链条完备。集勘察、设计、科研、咨询、监理、产品制造、项目管理、工程总承包等业务为一体,拥有国家企业技术中心、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多个技术创新平台,形成了“产、学、研”一体化纵向产业链。

  ——工业制造实力雄厚。“一链四地”产业布局基本形成,为我国电气化铁路供应了70%的接触网零部件和供变电产品,为我国城市轨道交通供应了90%的供电器材。轨道交通供变电器材、接触网悬挂产品、自耦变压器等产品设备已立足国内,走向全球。

  ——工程施工技术精湛。构建了重载、长大干线,高铁三种制式的牵引供电技术体系,既有电气化铁路改造、重载铁路、高速铁路施工处于行业领先地位。

  ——检测试验业务广泛。拥有国际互认资质的电信检测实验室、国内唯一GSM-R现场检测认证机构,全路第一家具有OTN检测资质的检测单位,检测业务涉及通信信息、电气化、土木工程试验全部技术领域,先后完成国家及铁道部50多条重大干线全程联调及开通工作,占已开通里程的70%以上。

  ——运营维管全面布局。作为中国电气化铁路专业化维管模式的开创者,涉足最早、领域最全、规模最大、能力最强,维管里程超过2万运营公里,占电气化铁路运维总里程的1/5,涵盖8个铁路局和18个客专公司以及北京、上海、广州等18个城市的地铁市场。

  ——系统集成优势明显。首创了电气化铁路四电系统集成模式,通过京津城际、武广高铁、京沪高铁,逐步实现了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标准体系建立、核心设备国产化及应用验证和高铁建设上的完全自主知识产权。以系统集成模式建成哈大、合武、沪杭、合福、兰新、哈齐、沪昆、南广、杭长等近30条高铁专线。

  三、实现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企业践行发展使命的历史命题

  新时代是高质量发展的时代,中铁电气化局必须乘势而上,肩负起这一历史责任,在高质量发展中当先锋、打头阵,努力把中铁电气化局建设成为享誉全球的轨道交通系统集成企业集团。

  一是坚持党的领导不动摇,持续加强党的建设。中铁电气化局用峥嵘岁月铸就初心,以薪火相传勇担使命,坚持党的领导、听从党的召唤、服从党的事业,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以卓越贡献支撑起共和国红色江山,铸造出新中国经济辉煌。重温发展历史,中铁电气化局是在新中国成立后一穷二白的基础上组建的,通过60多年的发展,建立起了独立完整的、具有全球领先的铁路电气化技术体系,在我国电气化铁路发展历程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这60多年的发展,离不开一代又一代爱国奉献、开拓进取、坚忍不拔的干部员工的努力,更离不开党的各级组织的坚强领导。我们要坚决落实党中央要求,加强和改进国有企业党的建设,使国有企业成为党和国家最可信赖的依靠力量,成为坚决贯彻执行党中央决策部署的重要力量。

  二是坚定初心不动摇,大力推进专业化发展。2016年1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说:“虽然我国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但大而不强、臃肿虚胖体弱问题相当突出。”臃肿虚胖体弱就企业而言,就是片面追求规模、体量,热衷于“赚快钱”,而不注重品牌、价值,难以深耕细作。对于中铁电气化局而言,电气化是引领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的关键技术,我们要持之以恒谋求轨道交通电气化专业化发展,打造“国内领先、世界一流”的企业集团。

  三是坚持紧跟形势不动摇,持续走创新发展道路。“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俗。”变革创新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根本动力。中铁电气化局将紧跟时代,以5G技术、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为依托,助推智慧铁路、智慧城市、智慧交通的数智化、智能化发展。

  四是坚持“走出去”不动摇,推动企业全球化发展。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稳步实施,加快了中国铁路走出去的步伐,也架起了中国走向世界的便捷通道。中铁电气化局将充分利用机遇千方百计走出去,走进去、走上去,为全球的高速铁路、重载铁路、智慧城市智能轨道交通贡献中国技术和中国方案,实现成为享誉全球的轨道交通系统集成企业集团的宏伟愿景。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