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资党建 > 【已归档】国企党建之路专题

燕山石化改革开放40年党的建设成就与经验

固根筑魂 砥砺前行

燕山石化公司党委书记、副总经理 王哲

1.jpg

牛口峪湿地建设的长300多米的木塑桥栈道,基础材料大多是采用燕山石化自己生产的环保合成材料。

  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是国有企业的“根”和“魂”,“根”深才能枝繁叶茂,“魂”固才能基业长青,燕山石化五十年的发展历程,用无数事实充分印证了这一点。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燕山石化从筹建初创的艰苦创业期逐步迈向完善配套、重组改制、科学发展的深化改革期,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单一生产型企业逐步转化为市场经济体制下产销研一体化的市场主体,在不断发展壮大的进程中,公司党委始终毫不动摇坚持党的领导、与时俱进加强党的建设,着力打造和发挥党的政治优势,有力推动了企业改革发展各项事业。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公司各级党组织认真贯彻全面从严治党方针,党建责任、党建措施、党建作用、党建成效不断增强,为公司做强做优提供了有力支撑。燕山石化的发展史,就是一部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为党尽忠、为国效力的奋斗史。党的坚强领导,各级党组织的长期努力,广大党员、干部、员工的不懈奋斗,铸就了燕山石化今天的基业,也托举着燕山石化明天的希望。
  一、高举旗帜,始终确保党对企业的领导坚强有力
  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特征,也是国有企业的最大优势。燕山石化自诞生之日起,始终坚持党对企业的坚强领导。
  燕山石化最早的东方红炼油厂,始建于1967,当时正处于文革时期,很多基层党组织一度处于瘫痪状态,经国务院批准,东方红炼油厂实行军管,成立了军管会、革委会,指挥领导工厂建设,带领广大建设者发扬“石油工人一声吼,地球也要抖三抖”的英雄气概,以军事化管理和“工业学大庆”群众运动为主要形式,通过整党和广泛开展“四好连队”“五好职工”活动,不断掀起抓革命促生产的高潮,用不到两年时间建起年加工原油250万吨的东方红炼油厂,结束了北京地区不生产石油产品的历史。
  1970年,燕山石化的前身北京石化总厂成立,经北京市革委会批准,总厂临时党委成立,1973年总厂结束军管体制,党委对石化区工业生产建设单位和科研设计机构实行一元化领导。1979年总厂更名为燕山石油化学总公司,从1967年建厂到1989年企业转换经营机制、实行厂长(经理)负责制之前的二十年时间,公司党委一直是企业发展壮大的政治核心,也是直接推动企业生产建设的领导核心。公司党委牢牢把握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忠实贯彻执行党的各项方针政策,领导完成了我国第一套30万吨/年乙烯及其配套工程的建设,创造出我国建设大型引进装置的成功范例,树立中国现代石化工业的重要里程碑,使燕山石化成为当时中国最大的石油化工联合企业,并成功走出了一条系统优化、内涵发展的道路,从1985年到1990年连续六年实现利税18亿元,这一成绩,在当时全国最大的百强企业中,排在大庆油田和鞍钢之后,名列第3位。
  1989年1月1日,燕山石化在全国国有大型企业中率先进行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变多级法人并存的体制为一级法人,并建立起经理全面负责、党委监督保证、职工民主管理的新领导体制。在新旧体制转换中,公司434名基层党支部书记由专职改为兼职,占总数的84.5%。为确保党的领导不弱化,公司党委要求各级党组织做改革促进派,组织所属单位党委书记讨论新体制下党组织如何监督保障,如何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并制定了《关于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意见的安排》,明确了党委领导、党政共管的原则,提出思想政治工作七个转变的思路方法,确立了在实行厂长(经理)负责制基础上的思想政治工作新体制。1993年,公司党委《不断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充分发挥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的经验在全国国有企业党建工作座谈会上做了经验交流。
  在促进公司改革发展各项事业不断前进的过程中,公司党委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始终强化各级党组织的政治保证、思想保证、组织保证、作风保证、廉洁保证作用,始终发扬党员、领导干部身先士卒、攻坚克难的先锋模范作用,始终坚持宗旨意识和群众路线,激发广大职工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构建了安定团结、和谐稳定的发展环境。尤其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深入贯彻中央全面从严治党要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持续强化“四个意识”,增强“四个自信”,坚决贯彻全国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会提出的“五个坚持”,从治理结构、制度体系、运行机制、责任分解、监督保障等各方面入手,确保了党对企业的领导坚强有力。
  一是明确党组织在企业治理结构中的法定地位。遵循“党组织发挥作用组织化、制度化、具体化”的基本原则,按照中央精神,从制度建设入手,完成了党建入章工作,明确党组织在企业治理结构中的法定地位;健全“双向进入、交叉任职”的领导体制,把党建制度纳入企业制度建设体系,明确党组织在决策、执行、监督各环节的权责和工作方式,把党组织发挥政治核心作用融入公司治理各环节,内嵌到公司治理结构中,做到组织落实、干部到位、职责明确、监督严格,确保企业发展到哪里,党的建设就跟进到哪里,党组织的作用就体现在哪里。
  二是完善党委参与重大问题决策的运行机制。坚持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严格执行《公司党委常委会议事规则》、《领导班子议事规则》、《燕山石化“三重一大”决策制度实施办法》、《党委常委会提前审议重大事项实施办法》,对于企业战略规划、体制机制改革、薪酬体系调整等事关企业改革发展稳定、涉及员工切身利益的重大决策,党委要在董事会和领导班子会决策前进行前置审议,同时建立健全党组织源头参与、深度介入、调研论证、集体研究的规则机制,提高参与决策的质量,切实把好方向关、政治关、政策关。
  三是建立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的党建工作格局。健全基层党组织,明确各级党组织抓党建工作的主体责任;坚持领导干部“一岗双责”,将党建工作责任纳入领导干部职责分工和岗位说明书,定期考评,半年汇报,强化党员领导干部党内角色意识;分层分批组织党务人员轮训,打造政治强、懂业务、热爱党的工作、善于做群众思想政治工作的政工干部队伍,为加强党的政治领导、思想领导、组织领导提供坚实保障。
  四是保障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及上级部署有效落实。健全党委全面监督、纪检监察部门专责监督、党的工作部门职能监督、党的基层组织日常监督、党员民主监督的党内监督体系,确保中央精神和上级决策部署在企业有效落实;建立监督委员会,整合纪委监察、组织人事、审计、法律、管理信息等职能,形成大监督工作格局,深入查找制约企业提指标、增效益的瓶颈问题,强化企业管理,实现国有资本保值增值。
  二、全面从严,持续强化党的建设提高工作质量
  全面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巩固好党在国有企业的政治基础和群众基础,是国有企业党建工作最大的政治责任。燕山石化党委自觉履行党建工作主体责任,多年来始终坚持把管党治党责任扛在肩上、抓在手上,坚持以政治建设为统领,坚持全面从严,筑牢在经济领域为党工作的根基。公司先后荣获“中央企业先进基层党组织”“ 全国思想政治工作优秀企业”“全国企业文化示范基地”等荣誉称号。
  一是持续强化政治建设,坚定政治方向政治立场。公司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始终旗帜鲜明讲政治,自觉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严守政治纪律、政治规矩,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把对党忠诚、为党分忧、为党尽职、为民造福作为根本政治担当,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坚决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1989年面对北京政治风波,公司党委和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求职工坚守岗位,搞好生产,在四烯大检修的关键时刻,各级党组织政治保障有力,提前10天完成了大检修任务。十九大后,公司党委更是把政治建设作为根本性建设摆在党的建设首位,自觉落实“两个坚决维护”,不断强化“四个意识”,加强政治文化建设,营造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良好政治生态。
  二是持续强化思想建设,充分发挥引领和凝聚作用。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强化政治理论武装,认真开展党员先进性教育、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三严三实”、“两学一做”等系列教育活动,改进党委中心组学习和党支部“三会一课”内容形式,突出理想信念和党性修养教育,坚持不懈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党员干部、教育员工群众。党的十九大胜利闭幕后,公司党委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作为最重要的政治任务,作出详细安排部署,按照“五个全覆盖”要求,多形式、多层次、多方位组织学习贯彻活动,带动全体干部职工在学懂、弄通的基础上进一步做实,巩固共同思想基础。始终强化各级党组织的思想引领作用,面对艰巨的发展建设任务,面对金融危机和市场波动,面对企业改革带来的冲突矛盾,坚持一年一个主题持续开展思想教育、改革教育,围绕各时期中心工作和重点热点难点问题,自1990年开始先后开展了“我与社会主义”“我与市场”“燕化怎么了,我们怎么办”“发扬‘三勇’精神,打赢降本减费攻坚战”等系列教育活动,建立形势任务教育常态化运行机制,发挥身边典型的示范作用,推动职工转变观念,不断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三是持续强化组织建设,充分发挥三个作用。结合企业发展实际,不断优化党组织设置,充实基层党建工作力量,按照两个“不低于1%”的原则,配备党务政工人员、保障党建工作经费。加强“四好班子”建设,对领导班子定期分析研判,特别强化对“一把手”的培养力度,推动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领导班子建设,提升各级领导班子治理企业的能力。坚持落实“党管干部”,强化正确选人用人导向,突出对党忠诚、任事担当,把长期在一线摸爬滚打、从实践中成长起来的良将贤才选拔到领导岗位;科学制定高中级管理人员教育培训规划,坚持每年对领导干部开展集中轮训和日常个性化培训,今年举办了5期厂处级干部十九大精神培训班,每月举办一期“发展大讲堂”,全面提高领导团队能力素质。树立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 让党支部在基层工作中唱主角,成为团结群众的核心、教育党员的学校、攻坚克难的堡垒。持续开展“党员素质工程”,1983年公司党委用5个月时间对党员进行了全面轮训,并开启了每年组织一轮新入党、新入厂党员的轮训工作,截至目前已累计培训新党员12610名。持续开展“党员先进性在岗位”主题实践活动,紧密围绕中心工作,开展党员责任区、党员承诺、党员“上讲台”、“党员环保示范岗”、“党员安全监督岗”等活动,发动党员立足岗位开拓进取、创先争优,彰显了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四是持续强化党风廉政建设,营造清风正气。坚持落实党委主体责任和纪委监督责任,制定“两个责任”清单,每年专题召开党风廉政建设会,组织签订廉洁责任书,部署全年重点工作;加强对纪委工作的领导,在组织机构、人员配备上加大保障力度,组建内控风险监察室,配备专职人员,半年听取一次纪委工作汇报,研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深化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教育,公司每两月进行《准则》和《条例》条款摘编,每周向全体党员发送党纪法规短信,每季度开展党纪法规制度知识答题。坚决纠正“四风”问题,对公务用车、接待管理等开展专项检查,大力纠正生产经营、安全环保、企业管理等领域存在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持续强化不敢、知止氛围,扎紧扎密制度的篱笆,提升廉洁自律力。积极运用“第一种形态”,完善《燕山石化领导干部谈话制度》,设立谈话室,扩大谈话函询覆盖面,使抓早抓小成为常态。推进岗位廉洁风险的排查,做好对有人、财、物、事、权处置权的敏感岗位和敏感领域的识别,并做好两级管理,加强公司微腐败基础性工作建设,营造了风清气正的内部环境。
  五是持续强化制度建设,完善党建工作体系。多年来,燕山石化定期研究党的建设工作,着力解决企业党建工作中的体制性、制度性、系统性问题,逐步完善党建制度文件和工作体系,建立全员思想政治工作新格局,十八大以来针对全面从严治党新形势,研究出台、修订了79项党建工作制度,覆盖党委、党支部、党小组各个层级,初步形成了上下贯通、务实管用的制度体系,显著提升了党建工作制度化水平。针对深化改革中出现的新情况新要求,专题召开基层党支部建设工作会,细化《党支部工作细则》等制度,推行支委“六六工作法”,进一步明确党支部的职能定位,明确基层党支部设置和运行的基本规范,推进基层党建规范化、程序化。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建立了公司党委、二级党委、党支部三级考核体系,月度讲评,年度述职,层层压实了党建责任。
  六是持续强化质量意识,把提高党建质量摆到更加突出位置。按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不断强化质量意识,强化目标导向,从严落实“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等党内组织生活,以增强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为标准,不断提高党内生活质量。加强调查研究的深度,对涉及全局的重大问题和涉及群众的敏感问题,坚持深入基层,充分了解职工诉求,吸收群众智慧,做好顶层方案设计和风险评估,切实提高党建工作实效性、操作性,防止“两张皮”现象。坚持抓两头、促中间,一方面对于考核中排名落后的单位,加大指导和帮扶力度,另一方面通过树立标杆,以点带面,打造“一党委一品牌”、“一支部一亮点”,以特色突出、群众认可、成效显著为标准,通过打造本单位党建工作品牌,实现党建质量重点突破,增强影响力,彰显党建工作价值。
  三、融入中心,大力发挥党建独特优势助力企业发展
  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对于国有企业来说,最根本的是坚决把党中央的大政方针贯彻落实到位,发挥出党建工作独特优势,使其转化为企业的发展优势、竞争优势,推动企业做强做优,不断巩固我们党执政的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
  当前在国企党建工作实效性上普遍存在的突出问题是,党建工作与企业中心工作融合不够,既有党建对生产经营服务不够的问题,也有撇开党建抓生产经营的情况,“两张皮”现象一直没有得到根本性解决,党建工作虚化、弱化、边缘化的情况没有根本性扭转。针对这一问题,燕山石化党委坚持倡导“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深入落实全国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会提出的“五个坚持”原则,紧紧围绕服务生产经营不偏离,把提高企业效益、增强竞争力、实现国有资本保值增值作为党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明确了转化原则,即:全面融入原则,紧紧盯住企业发展中心任务,推动党建工作融入生产经营、融入改革发展、融入管理创新,通过融入中心实现服务中心;聚焦重点原则,瞄准企业改革发展稳定的重点难点,充分发挥党组织和党员在安全、环保、质量、稳定工作中的作用,通过攻坚克难实现有为有位;实践检验原则,最终以各单位的生产经营和改革发展成果检验党建工作,通过双向纳入实现党政目标一致、结果一致,推动工作深度融合。
  一是加强工作机制的融合,在顶层设计上共振合拍。坚持党政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同考核,每年年初公司党委扩大会和年度工作会衔接召开,会后统一制定年度党政工作重点任务分解表,落实责任部门和完成时限;每月行政管理例会后第二天,召开月度党委(纪委)书记例会,讲评上月党建工作完成情况及考核排名,结合当月中心任务部署党建重点任务;在考核体系上实行双纳入,党建考核将安全、环保、严重事故等约束性指标纳入否决性考核,并根据不同单位特点选取利润、产量、技经指标及其他个性化指标,将经济责任制考核结果按10%比例纳入党建考核结果,每月经济责任制考核也将党建工作落实情况纳入考核体系,有效推动了党政工作融合。
  二是加强工作载体的融合,打造党建品牌项目。坚持做实党员责任区、党员示范岗、党员包机制、党员群众结对帮带等传统活动载体,进一步明确了活动内容、关键环节、工作标准和考核要求,不断向实处用力,务求工作实效。打造具有示范性和推广性的党建品牌项目,大力开展“一党委一品牌”“一支部一特色”活动,以党建品牌创建推动各单位突出问题的解决,使党建工作融入中心有抓手、有重点、有影响力、有实效性。针对近年来公司“三基”滑坡的突出问题,把党支部强“三基”、促“三基”作为加强自身建设、强化党政融合、发挥党建优势、夯实企业管理的突破口,制定《党支部建设促“三基”工作实施方案》,开展“首季开门红”、“三比”劳动竞赛、星级单位创建评比,加大奖励的及时性和激励力度,促进基层建设、基础管理、基本功提升。围绕降本减费这一当前核心任务,制定了《关于发挥政治优势 推进降本减费工作落实的通知》,探索“安全环保积分制”干部绩效考核新办法,围绕降本减费组织党员开展专题讨论、劳动竞赛评比、党员攻关等活动,推动各级党组织成为促进企业改革发展、服务生产经营的坚强核心和战斗堡垒。
  三是加强骨干力量的融合,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公司党委将党员创先争优作为党建优势转化为企业人才优势的重要举措,多年始终坚持“将骨干培养成党员,将党员培训成骨干”,推行“班班有党员,班长是党员”,在关键岗位、重要部位加强党员员工的配置,把急难险重任务交给优秀党员,组织党员突击队、党员攻关组等,充分发挥党员在思想觉悟上高于群众、业务技能上强于群众、工作业绩上优于群众的模范带头作用,使党员成为企业最优秀的人力资源和最坚强的骨干队伍。公司现有在岗党员5297人,占在岗职工总数的56.56%。多年来,培养、树立了陈启鸿、郭晓业、左金海、谷长吉、张宝彤、尤京梅等各个时期共产党员的先进典型,成为职工群众身边的学习楷模,也是企业精神代代相传的人格化榜样。
  党建工作在深度融入企业发展进程中,充分发挥了引领、凝聚、监督、服务、保障的作用,促进了企业的改革进步。通过技术升级和管理创新,燕山石化始终站在引领国内成品油升级换代的排头兵位置,从2000年开始执行车用无铅汽油标准,到如今执行京标Ⅵ车用油品标准,北京市车用汽柴油清洁度在这18年中连上六个台阶,平均每三年登上一个新台阶,油品质量已达到西方发达国家水平;坚持“基础+高端”,努力在化工新材料、新产品方面取得突破,成功生产奥运“鸟巢”座椅料、“神七”飞船和核潜艇用高端材料,推出三元共聚聚丙烯、溶聚丁苯橡胶、1-己烯等一系列特色产品,更多地顶替进口,保持了合成树脂新产品开发、合成橡胶成套工业化技术等方面的国内领先地位;按照“世界领先、石化最好”的标准,建立安全环保量化考核体系,大气质量和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都处于国内同行业领先水平,牛口峪湿地公园已成为北京市生态文明示范基地。公司成立48年来,累计加工原油3.3亿吨,生产乙烯2183万吨,上缴利税1422亿元,为国家建设和国民经济发展作出了应有贡献。
  四、继承创新,以一流党建工作引领一流企业创建
  在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团结一心、砥砺奋进的生动实践中,燕山石化付出了艰苦的努力,也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归纳起来,主要为以下五点:
  一是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的领导。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是由国有企业本质属性决定的。我们始终把坚持党的领导放在首位,在每一个企业改革发展的关键节点,都认真学习贯彻党中央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党组织决策部署,全面分析企业面临的形势任务,参与决策,把关定向,确保了企业沿着正确方向前进。
  二是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党政融合。企业党建工作必须紧紧服务生产经营,融入企业治理体系,才能真正凸显党建工作价值、发挥党建工作优势。我们始终坚持融入中心,服务大局,聚焦问题,从党建思想政治工作和队伍建设角度谋划工作,为凝心聚力、推动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组织基础和群众基础。
  三是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从严管理干部。干部队伍是企业发展的领头羊、主心骨,只有从严管理,才能打造一支带领群众攻坚克难的领导团队。我们始终坚持正确用人导向,加强教育培训,强化作风训练,严格追责问责,把从严管理监督融入每一个工作环节,“讲政治、守纪律、有作为、敢担当、善破题、重实干”的干部形象标准鲜明树立。
  四是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建强基层党组织。基层是落实上级和公司各项决策部署的阵地,基层强,则企业强。我们始终坚持面向基层,抓实基层,结合形势变化不断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优化基层党组织设置,选优配强基层党组织书记,强化日常管理考核,搭建党员发挥作用的平台,增强了基层党组织的活力和党员队伍的战斗力。
  五是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的依靠方针。群众是企业的主体,是企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我们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依靠职工发展企业,发展成果与职工共享,不断深化民主管理,拓宽参与渠道,广泛开展群众性创新创效活动,切实保障职工各项权益,使全体职工团结在一起、奋斗在一起,齐心协力推动了企业的发展进步。
  这些经验弥足珍贵,必须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以一流党建工作来引领一流企业的创建。
  党的十九大举旗定向,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提出了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发出了建设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的号令。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作为在经济领域为党工作的国有骨干企业,我们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按照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发挥好党组织“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领导作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奋斗,进一步提升党建工作质量,筑牢企业改革发展的“根”和“魂”,确保企业的发展始终沿着正确的航道破浪前行,加快推进燕山石化建设基业长青的世界一流企业步伐,奋力走好新时代长征路,书写好燕山石化全面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