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礼背后的故事

2017-10-25 10:40

工美集团 冯伟伟

大家好,我叫冯伟伟,是来自北京工美集团技术中心的一名青年设计师,今天我来给大家讲一讲《国礼背后的故事》。
  你们知道今年“一带一路”峰会上的各国领导人收到的国礼长什么样儿吗?其中一件啊,就是我设计的作品。今天,我就来跟大家介绍介绍我设计的国礼——《和韵》捧盒。
  去年7月从清华美院毕业,8月加入北京工美集团,说实话,直到此时此刻我的内心还是有些不敢相信,作为一个初出茅庐的新人设计师,便有幸能够参与如此重大的国家级设计项目,第一次独立设计的作品不仅通过了各级领导和专家们的层层选拔,还最终被习近平总书记亲自选中,作为国礼,送给各国领导人,我心里,别提有多自豪了!然而这一切,来得并不易。
  2016年10月18日,“一带一路”设计项目正式启动,回忆起方案构思的最初阶段,我天马行空地提了好多想法,一会儿想做个赏盘,一会儿想做个赏瓶、一会儿又觉得是不是应该做个手包?但这些想法的前提都是从我个人的喜好出发,当然最后都被推翻了,后来我无意中看到了捧盒,这是一个既好看又实用的器物,最妙的是我觉得它刚好能够契合“一带一路”主题,于是我提出设计方案以捧盒为载体,传递出一种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的理念,来表达中国作为礼仪之邦,以和为贵的精神,同时也让使用的人能够感受到满满的祝福和诚意,这一想法啊,一经提出,就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赞同。于是顺着这个思路我开始没日没夜的查阅资料、收集素材,想到两千多年前的海上丝绸之路,我脑袋里立刻就浮现出一个蓝色调的捧盒,而自古以来,敦煌和丝绸之路就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敦煌作为陆上丝绸之路的必经之路,有着重大的历史意义,于是装饰图案上,我选择了经典的敦煌壁画中的纹样,
  终于,捧盒的方案雏形出来了,一件作品就好像设计师的孩子一样,我给这件作品取名叫《和韵》,还在盒盖上加了一朵荷花,寓意了和平与合作。 之后从方案1稿到方案n稿,在领导和同事们的大力支持下,才有了《和韵》捧盒现在的样子。
  本以为终于熬到了方案可以打样的阶段,可以把心放在肚子里了,谁知第一次拿着图纸走进工厂,就被泼了冷水,经验老道的工艺师傅直接跟我说,“小姑娘,你有创意有想法是好的,但是工艺实现上难度实在太大了,我们从来就没这么干过,这可真做不出来...” 听到师傅这么说,我瞬间就郁闷了,总不能因为工艺难实现我就现场改方案吧,再说了,这次捧盒设计的亮点就在于各种工艺的结合上,捧盒主体在采用中国传统掐丝珐琅工艺的基础上,把常用的铜胎换成了纯银胎,并且在盒盖上特意加了一朵凸起的、和田玉制成的玉雕荷花纽,打开捧盒后,捧盒内还有一朵让人意想不到的团型花卉作为装饰。由内而外,给人营造层层的惊喜。
  所以接下来的日子里,我反复下工厂找工艺师傅对接,寻求一切可能的方法去解决问题,后来师傅说,“我把其他的活儿都往后推了,现在全心全意、加班加点就干你这个活儿!这事儿要真成了,那对于咱们大家伙儿来说,可都是巨大的光荣啊!”于是我们不断尝试,不停试错。黄天不负有心人,我们终于冲破了工艺难关!
  《和韵》捧盒总算顺利打样完成了,接下来,就是最后一轮的筛选了。经过漫长而焦急的等待,终于得到了消息,参加最终筛选会的领导回来说,“知道吗,你的《和韵》捧盒中选了!可多亏了你在捧盒里加的那朵花啊,就是这一朵花,吸引了咱们习主席好奇的目光和询问呢!” 顿时,一股自豪感和荣誉感,油然而生!
  说到底,《和韵》捧盒从最初一个模糊的想法,到最后真的成为一件国礼,不仅是我个人作为一个青年设计师对咱们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和对传统工艺之美的诠释,更是我们全体工美人用匠心筑梦的情怀,锲而不舍的精神铸就的辉煌!
  让我们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用《和韵》传递中华文化独特的魅力!因为,中华传统文化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根”和“魂”。
  谢谢大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