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资党建 > 理论文章精粹

北京银行中心组学习体会优秀理论文章

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北京银行高质量发展

北京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 张东宁

  在北京市委市政府、市国资委党委坚强领导下,北京银行紧密结合金融企业特点,毫不动摇加强党对金融工作的绝对领导,坚持将党的建设融入改革发展过程、经营管理各领域、业务工作各环节,构建起与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相统一、与首都战略定位相匹配、与金融企业特点相结合的“大党建”格局,用高质量党建引领北京银行高质量发展,推动经营管理不断迈上新台阶,经营业绩、管理效能、发展质量等实现方位提升。

  一、举旗定向、扎根铸魂,坚定不移打造高质量党建,这是首都金融国企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和题中之义

  坚定不移打造高质量党建,必须始终坚持党的全面领导,这是首都金融国企高质量发展的坚强核心。党章明确规定,国有企业党委(党组)发挥领导作用,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依照规定讨论和决定企业重大事项。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做好新形势下金融工作,要坚持党中央对金融工作集中统一领导,确保金融改革发展正确方向,确保国家金融安”。这些都旗帜鲜明地表明,必须坚持和加强党对国有企业的全面领导,这是永葆国有企业基业长青的制度保证。北京银行成立初期,在党的领导下平稳转轨过渡,依靠党的力量艰辛化解风险,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更名、引资、改制、上市”重要指示,实现一系列战略突破,在党的领导下探索了中小银行创新发展的经典模式。新时代,始终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推进北京银行事业永续发展的坚强核心。

  坚定不移打造高质量党建,必须始终落实全面从严治党工作责任,这是首都金融国企高质量发展的根本保证。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纪委四次会上指出,“要一以贯之、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深化金融领域反腐败工作,加大国有企业反腐力度”。做好新形势下金融工作,必须保持政治定力与激发市场活力有机结合,推动廉政风险防控与金融风险防控同向发力,这既是国有企业落实全面从严治党工作责任的政治要求,也是金融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坚实保障。北京银行24年发展经营业绩稳步增长、品牌价值持续提升,得益于党风廉政建设的保驾护航,得益于始终以全面从严治党带动全面从严治行,为事业行稳致远发展提供坚实政治保证。

  坚定不移打造高质量党建,必须始终坚持深化改革创新,这是首都金融国企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泉。党的十九届四中会提出,“增强国有经济竞争力、创新力、控制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2019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国资国企改革”。这些重要论述表明,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始终坚持深化改革创新,这既是国有企业成长壮大的鲜明底色,也是持续做强做优做大的永恒主题。北京银行以创新提质增效,围绕发展战略、经营理念、体制机制、产品服务开展方位创新,开创了中国银行业多个第一、开拓了宽广的金融蓝海,形成创新驱动发展、发展激发创新的良性循环,为发展注入了源源不竭的动力。

  二、党建引领、深度融合,北京银行着力构建“大党建”工作格局,积极探索首都金融国企高质量党建发展路径

  北京银行党委深刻把握金融企业特点,统筹推进党的政治、思想、组织、作风、纪律和制度建设,构建起“一个核心、两个关键、三个重点、四项机制、五个支撑”党建工作大格局。

  1.强化一个核心:党委核心作用,旗帜鲜明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一是把牢政治方向。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决贯彻“看北京首先要从政治上看”要求,毫不动摇坚持党对金融工作的绝对领导。二是强化党委核心作用。落实党组织在公司法人治理中的法定地位,修订“三重一大”决策实施办法,明确规定党组织研究讨论是董事会、高级管理层决策重大问题前置程序。每周党委会对“三重一大”等事项集体决策,充分发挥行党委领导核心和政治核心作用,切实履行好“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重要职责。

  2.抓住两个关键:意识形态、队伍建设,全面提升思想建设和组织建设水平。一是强化思想建设,筑牢意识形态阵地。坚持党管意识形态,建立党委统一领导、领导班子齐抓共管、班子成员“一岗双责”、有关部门分工负责的工作体系。制定《北京银行党委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细则》,把意识形态纳入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书。深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发放书籍数万册,实现党员干部学习“覆盖”。充分运用行报、期刊、信息、微信银行等宣传阵地,推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深度融合。二是强化组织建设,打造过硬金融队伍。坚持党管干部、党管人才,一切涉及干部任免等重大事项都经党委会研究决定,充分征求各方意见和建议。加大重点领域和专业岗位人才选拔力度,完善干部交流机制。开展党支部规范化建设,按照“B+T+X”工作体系,用好“一规一表一册一网”,开展“结对共建”、在职党员“双报到”。组织“优秀党建创新项目”评选、“两优一先”评选。对各级党组织开展年度党建工作考核评价。

  3.聚焦三个重点:财务管理、公车管理、办公用房,把廉政风险防控贯穿始终。一是加强财务管理,严格控制成本,堵住金融腐败的“高发区”。围绕财务管理、费用管理、固定资产管理、集中采购管理等,构建标准清晰、制度规范、覆盖全面的财务管理制度体系。严格财务审批,将财务专项检查纳入年度审计计划,上线E财审商旅系统,加强财务支出各环节、链条控制,严控财务风险。二是加强公车管理,严格出行标准,筑牢金融反腐的“关键点”。严肃公车使用纪律,健购车、用车审批制度,把公车改革落实情况和公车管理情况纳入到日常监督和行内巡察等工作范围,形成多层次、方位的监督合力。严格执行超标自付,从源头杜绝违规行为。三是规范办公用房,严格资源使用,斩断金融腐败的“聚焦点”。制定《北京银行企业负责人履职待遇与业务支出管理实施细则》,厉行勤俭节约,压缩装修费用,降低经营成本。

  4.完善四项机制:责任落实机制、内外监督机制、行内巡察机制、警示教育机制,把作风建设和纪律建设抓紧抓实。一是完善责任落实机制。制定《党建工作责任制实施办法》和《党建工作考核评价办法》,开展党组织书记抓党建工作述职评议考核,层层签订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书,压实各级党组织主体责任、书记第一责任、班子成员“一岗双责”。二是完善内外监督机制。常态化开展正风肃纪谈话。开展“四风”专项自查和检查,确保业务用车集中存放管理。每年开展各类审计数百项,聘请国际知名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审计。主动接受投资者和媒体监督,开通投诉热线,建立“接诉即办”机制。三是完善行内巡察机制。在市管国企中率先开展巡察,成立党委巡察工作领导小组,设立党委巡察工作办公室,建立党委听取巡察情况汇报机制,制定完善巡察工作制度和实施方案,健巡察整改督办机制。四是完善警示教育机制。连续3年召开行警示教育大会,深入剖析典型案例,用好“一案四查”“三会两书”,不断强化警示教育的震慑作用。

  5.强化五个支撑:公司治理、风险管理、人员管理、科技控权、廉政文化,夯实制度治党根基。一是“党建+公司治理”,筑牢坚实基础。以国际先进银行为标杆,着力建设工作到位的党委会、健康的董事会、负责的经营班子、有效的监事会。把党建纳入公司章程,实行党委班子与“两会一层”成员间“双向进入、交叉任职”,使党组织充分发挥参与企业重大决策的作用。二是“党建+风险管理”,打造核心优势。实施风险嵌入式管理,在三道防线基础上设立1.5道防线,实现风险关口前移。加快风控数字化转型,推进风控指挥中心建设,实现企业信息深度挖掘、风险信息实时提示、舆情信息分类梳理的有机统一。三是“党建+人员管理”,筑牢道德防线。完善以“育马”为基础、“赛马”为核心、“用马”为根本的开放竞争的选人、用人、育人机制,让想干事的人有岗位、肯干事的人有舞台、会干事的人有空间、干成事的人有地位。四是“党建+科技控权”,提升防范能力。规划建成科技研发中心,满足长远科技建设需要。健“四项机制”,逐步形成论证一批、储备一批、开发一批、落地一批的创新循环。成立北银金融科技公司,设立数字金融部,成为行科技建设的“蓄水池”、技术创新的“孵化器”。五是“党建+廉政文化”,确保风清气正。设立警示教育中心,干部员工参观上万人次。

  三、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毫不动摇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力以赴引领北京银行高质量发展

  北京银行党委将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市国资委党委工作要求,坚决落实全面从严治党工作责任全面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

  1.旗帜鲜明加强政治建设,永葆绝对忠诚的政治本色。全面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并落实到一言一行上、体现在部工作中。持续贯彻落实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引导党员干部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提高政治能力,永葆共产党员的先进政治本色。紧密围绕“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三大任务,将“党建+”融入改革发展过程和业务发展各领域。

  2.始终不渝加强思想建设,锻造坚如磐石的理想信念。坚持不懈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真正学出绝对忠诚、学出坚定信念、学出自觉自信、学出责任担当、学出能力水平,转化为推动北京银行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毫不动摇坚持党管意识形态,坚持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在提升理论素养上下功夫、在扩大知识视野上求突破、在推动工作发展上见实效。

  3.持之以恒加强组织建设,铸就攻坚克难的战斗堡垒。提高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水平,严格按程序办事、按议事规则办事、按集体意志办事。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打造政治过硬、作风优良、精通金融工作的干部队伍。把基层党组织建设与落实重大部署、推动重点任务有机结合,推动各级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围绕党支部规范化建设,着力将每一个基层阵地都打造成为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

  4.久久为功加强作风建设,维护风清气正的生态环境。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紧盯“四风”突出问题,特别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新表现,严防“四风”反弹回潮。持续优化基层调研方式,针对改革、发展、稳定中的热点、难点问题,深入开展专题调研,打造企业与员工的命运共同体。持续强化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始终保持干部队伍的凝聚力、战斗力、号召力。

  5.坚定不移加强纪律建设,锻造令行禁止的金融铁军。坚持用好批评和自我批评这个武器,运用好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开展经常性纪律教育。加强对落实全面从严治党工作责任的检查考核,层层压实行基层党组织管党治党责任,始终严守纪律规矩。以钉钉子精神持续用力,巩固深化巡视整改成果,确保各项整改措施取得实效。


“四个中心”城市战略定位背景下北京金融业发展方向的思考

北京银行党党委副书记、行长 杨书剑

  金融是国之重器,是国民经济的血脉,是城市建设发展的动力之源。在2017年第五次国金融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金融是国家重要的核心竞争力”,“需要紧紧围绕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三项任务”,“促进经济和金融良性循环、健康发展”。在2019年主持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强调,“正确把握金融本质,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蔡奇书记提出“要深刻认识首都金融所处的重要地位,必须与加强‘四个中心’功能建设、提高‘四个服务’水平紧密结合,发展与首都地位相匹配的现代金融业”,为首都金融业进一步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创新发展、更好服务“四个中心”功能建设指明了方向。

  一、深刻认识北京“四个中心”城市战略定位的重大意义和丰富内涵

  一是体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一系列具有开创性意义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形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心系首都建设,亲自为北京确立了“四个中心”的城市战略定位,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城市建设实践的一次生动结合,成为指引我们建设好伟大社会主义祖国的首都、迈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国首都、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的科学行动指南。

  二是擘画了打造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的宏伟蓝图。党中央、国务院于2017年正式批复《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5年)》,科学统筹把握“都”与“城”、舍与得、疏解与提升、增与减、“一核”与“两翼”、局部和局、当前和长远、重点和一般等关系,提出了“一核一主一副、两轴多点一区”的城市空间新布局,擘画出一张引领北京迈向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的宏伟蓝图。

  三是凝聚了助推新时代北京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力。立足新时代,北京需要从集聚资源求增长,到疏解功能谋发展,走一条“减量发展”的道路。牢牢牵住疏解非首都功能这个“牛鼻子”,通过有序疏解一般制造业企业、“散乱污”企业、专业性批发市场等非首都功能,实现“腾笼换鸟”,为强化首都核心功能提供充足空间。立足新时代,北京需要积极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大格局,走一条“协同发展”的道路。通过发挥北京“一核”的辐射带动作用,携手津冀两地推动交通、生态、产业等重点领域率先突破,对接支持城市副中心、雄安新区规划建设,优化生产力布局和空间结构,建设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立足新时代,北京需要从要素投入增长模式转向创新驱动模式,走一条“创新发展”的道路。围绕国科技创新中心、文化中心的城市战略定位,加快“一核一城三带两区”“三城一区”建设,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积极发展十大高精尖产业,为城市建设注入源源不断的经济活力。

  四是丰富了首都和超大型城市治理的新内涵。围绕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的需要,要求北京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把治理交通拥堵、房价高涨、大气污染等“大城市病”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围绕实现人民群众对“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期盼,要求北京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老城不能再拆了”的重要指示,做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和城市特色风貌塑造,同时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围绕做好超大型城市治理,要求北京坚持精治、共治、法治原则,加强精细化管理、推动多元治理、坚持依法治理、创新体制机制,积极推进营商环境优化等治理方式创新,积极构建更加有效的首都治理体系。

  二、金融业在服务“四个中心”城市战略定位进程中大有可为

  当前,金融业已经成为带动北京市经济发展、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的第一大支柱产业。2019年上半年,北京金融业实现增加值2934.7亿元,同比增长9.1%,占地区生产总值的19.3%,与伦敦、纽约等国际金融城市基本相当,在塑造北京金融业独特优势的同时,也为进一步服务“四个中心”功能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是健了高度发达的现代金融体系。金融机构体系持续完善。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机构协同发展,财务公司、金融租赁公司、消费金融公司等稳健经营,PE、VC等创投企业不断聚集,村镇银行、民营银行、直销银行等小微金融机构创新发展,一批信用评级、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金融中介机构纷纷设立,球各大金融机构、国际金融组织基本都在北京设立营业性分支机构或代表处。金融要素市场功能更为健。新三板是继上海、深圳之后的第三家国性证券交易场所;北京也是国最大的债券发行定价中心,公司债、企业债、债务融资工具及资产证券化产品的发行监管和登记注册机构都在北京。特别是,北京充分发挥国科技创新中心的独特优势,加强科技创新与金融创新的有机融合,出台支持金融科技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启动金融科技与专业服务创新示范区建设,一批金融科技、金融安领域的“独角兽”企业脱颖而出,引领了国金融科技的发展潮流。

  二是突出了国家金融管理中心的核心功能。北京是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一行两会”、国家外汇管理局等金融管理部门所在地,是发改委、财政部等宏观经济管理部门所在地,是中国经济金融运行的“大脑”,国家金融管理中心的金融决策、资产管理、支付清算、信息交流、标准制定等功能显著。北京汇聚了国50%的金融资产、40%的清算业务、40%的上市公司总股本和60%的债券市场融资额。2018年北京地区股权投资市场投资案例数、投资金额保持国首位。在球金融中心指数第26期中,北京排名第7位,位居球十大金融中心城市之列。

  三是强化了高端金融资源的集聚效应。在市委市政府一系列金融战略布局、营商环境优化等政策支持下,首都高端金融资源聚集效应更加显现。截至2019年6月,北京拥有持牌法人金融机构830余家,居国首位;在中国20家入选球财富500强的金融机构中,北京占10家。特别是,北京市金融从业人才约53万人,金融人才数量居国首位。得益于数量众多的高校及科研机构,北京通过“产学研”一体化价值链整合,培育出一大批金融分析师、精算师、保险师、风险评估师和金融监管等人才,为北京和国金融业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高端金融人才供给。

  四是引领了金融对外开放的时代潮流。北京是中国金融开放的“先行者”“引领者”。40年前,中国引入的第一家外资金融机构——日本输出入银行办事处就落户在北京。目前,IMF、世界银行、WTO等国际组织在北京设立代表处,亚投行、丝路基金、亚金协等国际金融组织在北京成立,一大批国际知名金融机构在北京开设分支机构。与此同时,首都金融企业也纷纷走出国门,与国际金融巨头开展金融合作,在服务“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此外,北京成功举办国际金融博览会、国际金融论坛、金融街论坛年会等大型金融交流盛会,金融开放的层次更高,国际影响力显著提升。

  三、围绕“四个中心”城市战略定位明确北京金融业的未来发展方向

  新时期,北京金融业临的首要问题不是“发展不发展”的问题,而是“如何发展”的问题;不是“有没有”的问题,而是“好不好”的问题。向未来,北京金融业应坚持“五化”协同,进一步打造与北京“四个中心”城市战略定位相适应、与迈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国首都地位相匹配的高质量金融供给体系。

  1.坚持“功能化”定位,紧紧围绕首都核心功能建设。对新时代赋予首都的功能定位,首都金融业要切实加强服务实体经济的要求,引导各类发展要素沿着提升首都核心功能的方向持续优化。一是围绕高精尖经济结构调整要求,加大产业升级、科技创新等重点领域的支持力度,发展财富管理、金融科技等新兴金融服务功能。二是围绕区域交通一体化,综合运用银团贷款、发债等方式,加大京津冀区域干线铁路、城际铁路、公路路网、交通枢纽、新机场等重大项目的金融支持力度。三是积极发展绿色金融,以城市副中心国际绿色金融改革创新实验区为依托,加快构建基于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基金、绿色保险、碳金融等在内的绿色金融体系,为京津冀区域生态环境联防联控联治提供有力支撑。四是通过金融机制促进区域过剩、落后产能出清和产业优化,有序压降一般制造业企业、“散乱污”企业、专业性批发市场存量业务规模,积极服务非首都功能企业、市场有序疏解至河北、天津。

  2.坚持“区域化”协同,力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城市群是城市发展到成熟阶段的有效组织形式。无论是美国东北部大西洋沿岸城市群、日本太平洋沿岸群,还是我国长三角、珠三角,都呈现明显的城市集群发展态势。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发挥“一核”的引领作用,同时实现城市副中心与雄安新区的“比翼齐飞”,北京金融业责无旁贷、义不容辞。要紧紧围绕“一核两翼”格局来提升金融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能力。一是加强三地金融政策的衔接,搭建常态化金融合作对接机制,为重点合作项目和跨区域基础设施建设提供金融支持。二是打破行政区划束缚,支持符合条件的金融机构在三地互设分支机构且不占用监管指标,引导北京金融资源流向天津、河北等地,改变三地金融发展水平差异较大的局

  3.坚持“科技化”赋能,加强科技与金融的有机融合。科技创新中心的建设,离不开千千万万充满生机活力的微观创新主体。目前,科技型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依然比较突出,需要进一步围绕创新链部署资金链、通过资金链激活创新链。一是加强中关村国家科技金融创新中心建设,在科技信贷、科技保险、科技基金、创业投资等领域积极先行先试、完善科技创新企业生命周期服务生态体系,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科技金融“北京模式”。二是加大金融对基础科学研究、核心技术攻关、“卡脖子”领域攻关的支持力度,服务科技强国战略,为北京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发挥金融力量。三是从战略高度重视金融科技发展,力争使北京成为球金融科技企业、人才、投资的首选之地,同时探索类似金融“监管沙箱”性质的监管实验,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实现“科技+金融”更好地融合,为金融科技发展创造良好的金融监管与创新生态环境。

  4.坚持“多点化”布局,优化首都金融资源的空间分布。20世纪80年代开始,英国伦敦逐渐在金丝雀码头、西敏寺区等形成新的金融集聚区,打造了由伦敦金融城单点向多点集聚的发展模式,形成大伦敦金融中心圈,这也是国际金融中心发展的趋势。建议北京不断优化区域布局,打造多点化的金融功能区。在加大金融街区域拓展的同时,高度重视丽泽商务区、城市副中心金融资源的倾斜和集聚,将城市副中心建设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区域辐射力的财富管理中心,打造丽泽商务金融区成为新兴产业集聚区、首都金融改革试验区,加快金融街与丽泽商务中心的一体化发展,实现金融功能的合理空间布局,提升金融资源利用效率。

  5.坚持“国际化”发展,打造金融对外开放的战略前沿。金融开放是对外开放的重要内容,是建设国际交往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一轮金融对外开放潮流中打造“北京样板”“首善标准”,全面推进北京市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一是按照北京新一轮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有序推进金融开放,通过建设国际一流营商环境,吸引更多国际金融组织在京落户、更多外资金融机构在京营业、更多外国金融人才来京发展,提升北京在球金融体系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二是发挥好亚投行、丝路基金等开发性金融组织作用,鼓励金融业双向开放,支持符合条件的北京金融机构更多地“走出去”,并尝试通过海外并购获得进入境外市场开展竞争的机会,积极服务重大国家战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