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刻把人民放在心上—市国资委系统“接诉即办”工作走在前列
市国资委召开市管企业开展接诉即办工作部署会
国有企业作为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参与接诉即办工作既是落实首都城市治理体系建设的任务之一,也是国有企业实现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北京市属国有企业,拥有资产6.5万亿、职工100余万,行业涉及首都人民吃、穿、住、用、行等方方面面,与群众的生活息息相关,解决好群众身边事,打造具有国企特色的为民解难解困服务包,是市属国企义不容辞的责任和担当。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接诉即办是北京市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具体体现,是党建引领“吹哨报到”改革的持续深化,是北京在超大城市治理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和以基层为重心的生动实践,是引领国有企业各级党组织解决群众身边事的重要举措。
深刻领悟接诉即办工作的重要意义,增强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
接诉即办是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生动实践。接诉即办直面群众的需求、诉求,通过广开渠道、共商共治,全市各级政府、各部门、各企业和社会组织,闻风而动,建立了一个个为群众解决急难愁盼事的服务包,打通了解决问题的“最后一公里”。一个电话、一封邮件、一句留言、一段采访,就像发送服务请求的指令一样,输入到接诉即办系统大处理器,在群众不知不觉中,启动了就地解决、协商解决、政策创新解决、第三方参与解决等各类便民服务包,最后输出给群众一个满意的结果。群众不用再为找哪个渠道投诉而烦恼,也不用再为到底该归哪个单位管而苦恼,更不用去到处打听事情应该怎么办,真正做到让群众少跑腿、数据多跑路,形成了坚持人民至上的生动实践。
接诉即办是推进首都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创新之举。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面对“建设一个什么样的首都,怎样建设首都”这个重大时代课题,北京要探索构建超大城市治理体系。市委书记蔡奇着力推动把接诉即办工作作为深化“街乡吹哨 部门报到”改革的总牵引,通过面向市民、面向基层、面向问题,搭建了统筹推动、各方参与、共商共治的平台,形成一整套快速回应民众诉求和推动问题解决的体制机制。从政府到街道社区、从部门到国有企业、从社团组织到民间力量,各方闻风而动,及时就地解决群众身边事,创新方式协调化解烦心事,政策优化统筹消除揪心事,办证难、停车难等一大批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得到了解决,做成了很多过去想做未做成的事,很多城市顽疾得到系统治理,有力推进了超大城市治理的创新实践。
接诉即办是国有企业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强调“国有企业是壮大国家综合实力、保障人民共同利益的重要力量,必须理直气壮做强做优做大”。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国有企业只有以客户满意不满意、群众满意不满意为目标,敢挑重担、勇于创新,持续深化改革,才能激发企业发展的活力和内生动力,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北京市属国有一级企业现有44家,京内外、境外共8000余家子企业,提供的产品既有科技前沿领域的高端产品,也有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日用消费品,是服务保障首都城市运营的重要力量。通过全面开展接诉即办,及时响应解决客户和服务对象需求,既推动企业改进内部管理模式和经营方式,促进企业加快转型升级;又促进企业不断优化服务客户、服务群众流程,提供更高、更好的产品与服务,不断提升企业品牌影响力,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
市国资委党委副书记、副主任晋秋红同志检查12345诉求热点地区
把握好国有企业职责定位,妥善处理好接诉即办工作中的三个关系
接诉即办,“接”的是人民群众的诉求,“办”的是温暖群众心坎的实事。国有企业在开展接诉即办工作中,应处理好“三个关系”,统筹运用好解决群众诉求的各项机制,实现改革发展与稳定的良性互动。
把握好政治责任、社会责任与经济责任的关系,以接诉即办促企业科学发展。国有企业既是市场主体参与市场经济各类竞争活动,具有企业所必备的经济属性,履行着企业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经济责任;又是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履行着管党治党的政治责任;还是我国经济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中华民族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重要攻坚力量,履行着服务保障民生、服务国家治理的社会责任。接诉即办作为党领导下的开展社会治理的创新实践,通过党建引领,发挥党组织优势,把条块力量整合起来、把社会力量组织起来,共同打造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国有企业在开展接诉即办工作中,把握好政治、经济、社会三个责任,通过履行三个责任把党的精神贯彻到基层一线,通过接诉即办把企业的三个责任融入其中,提升企业竞争力和生命力。
把握好接诉即办与信访工作的关系,相辅相成解决好民生问题。信访工作是党和政府了解民情、集中民智、维护民利、凝聚民心的一项重要工作,履行着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化解信访突出问题、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职责。信访工作和接诉即办相比,二者各有侧重,接诉即办更多侧重于对现有服务群众生产生活的各类工作机制的优化,这就要求国有企业在开展接诉即办工作时,既要在诉求表达渠道、诉求解决机制上与信访工作实现融合结合,又要在日常管理中各有侧重,通过对各类业务流程的优化,提升服务群众、服务客户的质量,实现接诉即办中的未诉先办;通过完善政策、完善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从源头降低信访量、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信访工作与接诉即办工作相辅相成,共同推进和谐社会建设。
把握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实现治理效果和社会效果相统一。效率和公平作为两大问题一直困扰着社会各个领域。效率决定着社会的经济发展水平,公平影响着社会的和谐稳定程度,二者是既相互矛盾又内在统一的关系。对效率与公平的认知及实践经历了一个不断深化、日益完善的过程,从公平优先到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到效率优先、更加注重公平再到效率和公平并重,这个过程是不断适应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七有”“五性”期盼的过程,这就要求国有企业在接诉即办工作中,注重多角度思考、多层次分析、多换位思考,在快速响应和解决职工群众的困难与问题时,统筹兼顾问题的影响面、政策的覆盖面、决策的辐射面,最大限度体现出公平对待、一视同仁,让群众真正感受到工作的既快又好又实。
深化党建引领,强化系统思维,统筹推进国有企业接诉即办工作
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国有企业作为首都城市运行保障的重要参与者,在落实《北京市接诉即办工作条例》中,要坚持党的领导,完善责任体系,健全共商共治机制,强化科技赋能,加强督促指导,打造国企特色接诉即办工作体系,切实解决好群众的身边事。
坚持党的领导,完善一贯到底责任体系。企业各级党组织应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提高政治站位,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优势、群众工作优势,通过党组织把接诉即办工作延伸到基层一线、服务站点,形成人人做、共同做的工作氛围。坚持把接诉即办纳入一把手工程,建立党委(党组、党总支、党支部)书记任组长的接诉即办工作领导小组,健全主要领导牵头抓全局、分管领导抓具体落实、班子成员抓分管领域、主管部门抓业务统筹、各部门全员参与的工作格局,打造上下贯穿、职责明确、落实有力的组织领导体系和责任体系,确保诉求有人接、有人办、有人督。
坚持党建引领,完善共商共治机制。国有企业作为参与社会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融入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社会治理体系,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北京国资系统要大力深化党建引领“街乡吹哨 部门报到”改革,发挥党组织政治引领作用,打破各领域基层党组织的体制、隶属、级别束缚和壁垒,与政府部门、街道社区、各类社会组织和市场主体、社会公众等建立协调联动、共商共治的平台,深度参与基层治理,逐步把公众、社会力量和党委政府的关系从“你和我”变成“我们”,从“站着看”变为“跟着干、一起干”,最大限度地凝聚首都基层治理强大合力。
发挥科技优势,打造接诉即办一体化平台。充分运用先进的信息化技术,发挥大数据优势,整合热线服务、网络服务资源,网上网下联动,打造全口径的接诉平台,把网、信、电、访、传真等各渠道反映的诉求,全部纳入平台统一受理、统一办理、统一回复、统一排名、统一分析,让群众无论是通过新闻媒体、网络微博、12345市民服务热线,还是通过企业自身的服务热线、服务平台反映的需求、诉求,都能让企业第一时间及时掌握,第一时间闻风而动,实现群众足不出户即可快速解决烦心事、忧心事,进而提升企业服务管理能力。
坚持问题导向,完善督促指导机制。建立民生问题动态研判机制,对职工群众可能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超前研判、超前预判,调动各类资源重点投向基层一线超前化解,从政策优化与创新、机制联动、重点治理等多个方面入手,提升接诉即办工作的实效。坚持以“响应率、解决率、满意率”为核心,以“力争三率达到三个百分之百”为目标,完善定期调度、重点约谈机制。坚持把接诉即办工作纳入全面从严治党、领导干部经营业绩和平安建设考核范围,优化考核督促和检查指导机制。建立纪检监察机构协同参与督查机制,不断改进工作作风,引导企业把工作重心放在诉求的响应、问题的解决和服务质量的提升上,不断履行好首都国有企业的职责和使命。